成语典故及解释及出处1000个_成语典故及解释 关注
1、爱屋及乌 à i w ū j í w ū 乌:乌鸦。
2、《尚书大传·大战》:“爱人者,兼其屋上之乌。
【资料图】
3、”意思是说,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。
4、后用“爱屋及乌”比喻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和他有关系的人或事物。
5、 矮子看戏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,自己没有主见。
6、也比喻见识不广。
7、 《朱子语类》卷二十七:“正如矮人看戏一般,见前面人笑,他也笑,他虽眼不曾见,想...1,草木皆兵 东晋时,前秦皇帝符坚率大军入侵东晋,后大败,回国途中他感到极度恐惧,觉得山上的树木都是东晋的追兵,故有“草木皆兵”的说法 2,背水一战 楚汉相争时,韩信率兵攻打韩国,他故意将军营安扎在河边,背水为阵,意在断绝退路,逼迫军队拼死进攻,最后大获全胜,故有“背水一战”的说法 3,四面楚歌 楚汉相争时,韩信在垓下布下十面埋伏,围困楚霸王项羽,韩信让军队在夜间吟唱项羽故乡的楚歌,涣散项羽的军心,大收其效。
8、 4.揭杆而起 秦末时,民怨四起,陈胜吴广不堪忍受,终于在大泽乡起义,起义时没有旗帜,就用竹竿代替,就有了“揭竿而起”的说法 5.破釜沉舟 秦末,项羽进攻汉中,过河后,项羽下令凿沉渡船,砸碎锅灶,表示不留退路,果然一战成功 6.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 楚汉相争时,刘邦讨伐项羽,明地里派兵修整入栈道,暗里却将大部队调遣到废弃以久的陈仓道,偷袭项羽 7.退避三舍 春秋时,晋国公子重耳落难,逃亡楚国,应承楚王说:“我若为晋国国君,若与楚国敌对,必退避三舍(一舍是三十里)。
9、”后楚晋果然发生战争,重耳信守诺言,果然退兵九十里 8.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有一子名赵括,幼读兵书,谈起用兵之道,如数家珍,但他没有任何实战经验,在长平之战中导致赵国惨败,留下了纸上谈兵的说法 9.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,吴越相争,越王勾践大败,几乎亡国,但勾践并不死心,终日以柴草不床,每天吃饭时都要舔一下苦胆,激励自己不忘国耻 10.一鸣惊人 楚庄公继位后三年不上朝,终日饮乐,大臣终于看不下去了,冒死进谏,庄公说:“有一大鸟,羽色艳丽,三年不鸣,一鸣惊人,三年不飞,一飞冲天。
10、”果然,不久庄公就重临朝庭,把这三年中他暗中观察发现的弊病全部修正。
11、 11愚公移山 春秋战国时代【出处】 《列子·汤问第五》记载: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,他决心把山平掉,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,认为不能能。
12、愚公说: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了还有孙子,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,两座山终究会凿平。
13、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。
14、12.熟能生巧 从前有个叫陈康肃,号尧咨的人,箭术精良,举世无双。
15、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骄傲,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。
16、“哈,哈,哈,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。
17、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?” “师父,您实在是太高明了,我们怎么比得上您呢!”“是啊,我们还要多跟您学习,学习呢!师父你再表演一下,让我们开开眼界嘛!”这些想从陈尧咨那儿学得箭术的年轻人,每天都说些恭维他的话,让他开心。
18、 有一天陈尧咨带着徒弟在院子里练习射箭,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正好走过,便停下来看。
19、 陈尧咨举起了弓,搭上箭,一连发出十枝箭,每支箭都正中红心。
20、徒弟们在旁边拍手叫好,陈尧咨也很神气的对老翁说:“你看怎么样?”那个老翁只是微微点头,并不叫好。
21、 陈尧咨心里很不舒服,不客气的问他:“喂,你这个老头也会射箭吗?”“不会。
22、”“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吗?”“好是好,不过,这只是一平常的技术罢了,并没有什么了不起。
23、”“老头儿,你说的是什么话?竟然这样悔辱我们师父。
24、你知不知道我们师父的箭术,没人能比得上。
25、你简直太看不起人了。
26、” “年轻人,你先别生气,我说的是真话。
27、你的箭术的确平常的很,没什么值得夸赞的。
28、”“老头儿,听你这么说好象很内行,那你就露两手给我们瞧瞧。
29、不服气就比画比画。
30、光说不练你有个什么用!”“小兄弟,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,不过让我倒油给你们看看。
31、”“倒油,这还用得着你这个老头来表演吗?倒油谁不会?别开玩笑啊!”“你们还是看了再说吧。
32、” 老翁说完,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,又在葫芦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。
33、然后舀了一杓油,眼睛看准了,油杓轻轻一歪,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黄线,笔直的从钱孔流入葫芦里。
34、倒完之后,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。
35、 老翁很谦虚的向陈尧咨说:“这也是一种平常的技术罢了,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!”陈尧咨听了十分惭愧,从此更加努力的练习射箭,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术。
36、后来他的人品和箭术一样好. 这个成语,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,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,就能找出许多窍门,干起来得心应手。
37、 大器晚成东汉末年,有个叫崔琰的人,从小就喜欢舞枪弄刀,不喜欢读书,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拜师学习。
38、崔琰很聪明,再加上他学习很刻苦,后来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人。
39、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,年轻时不爱说话,看起来呆头呆脑的,所以有许多人都瞧不起他,说他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。
40、崔琰却说:才能大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等崔林年级再大些,他肯定能成大器的。
41、后来,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时做了司空,并被封为安阳侯。
42、这个成语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的锻炼,所以成名较晚。
43、【解释】:大器:比喻大才。
44、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,所以成就较晚。
45、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